最近两天,广元利州东坝片区的食客群里炸了锅——有网友说“某餐饮店老板得了艾滋病还在开门做生意”,不少常去那吃早餐、川菜的市民都慌了:“昨天才去吃了夫妻肺片,会不会有问题?”
6日晚,利州区疾控中心的一则通报,把这份焦虑彻底浇灭。针对网传的“老板感染艾滋仍经营”说法,疾控中心直接拿出了实锤:涉事餐饮店的14名从业人员,全部接受了HIV抗体免费检测,结果全为阴性。
“其实这事儿从一开始就站不住脚。”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10年的疾控工作人员说,很多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存在误解——艾滋病只能通过性接触、血液、母婴三种方式传播,像共餐、摸餐具、碰老板的手这类日常接触,根本不会传染。“更别说饭店做饭要高温加工,HIV病毒在56℃下30分钟就死了,后厨的油锅、蒸锅早把它‘灭’得干干净净。”
至于网友担心的“老板会不会故意传播”,法律也早有明确规定:《艾滋病防治条例》第三条写得清清楚楚,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,他们的就业、就医权益受法律保护。“就算真有感染的情况,也不能剥夺人家的工作权——而且这次的检测结果已经证明,根本没这回事。”
为什么一则没根据的传言能快速扩散?说到底还是“艾滋病”这三个字自带的恐慌感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透露,接下来会通过“利州疾控”公众号做一系列科普:“比如教大家怎么区分‘有效传播’和‘无效接触’,其实把常识搞懂了,就不会被谣言牵着走。”
记者也提醒,遇到这类“吃穿用”的传言,先别急着转发——等一等官方通报,比道听途说靠谱多了。毕竟,吃饭吃的是安心,不是“脑补出来的风险”。